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初三化学教案-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3-04 17:00:07


初中化学需要大家学习很多知识点,要想完全掌握住这些知识点必须要做好预习,在课前预习的时候要参考一下化学教案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初三化学教案-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,希望对大家学好化学有帮助。

教学目标

1、 知识与技能

(1)、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。

(2)、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。

(3)、认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。

2、过程和方法

(1)、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教材理论相结合的方法。

(2)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。

(3)、学会运用比较、分析、归纳对实验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(1)、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。

(2)、逐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、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。

教学重点

1、 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。

2、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。

教学难点

1、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。

2、 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。

3、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。

教学方法

创设问题情境——演示实验——得出结论——活动探究——学生讨论——总结归纳

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[创设问题情境]

师:1、盛放在敞口容器的水,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,温度越高减少越快,这是为什么?

2、湿衣服经太阳晒为什么会变干?

3、糖放在水里,会逐渐消失,而水却有甜味,这是为什么?

学生思考、讨论

师:这些现象的解释离不开微观粒子,这些微观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。

【板书】课题2 分子和原子

一、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

【实验】(3——2)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的品红,静置,观察繁盛的现象。

【现象】品红在水中扩散,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。

师: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?

生:组成品红的微粒向水中运动。

【投影】图3-6和3-7

说明苯分子和硅原子是真实存在的。

师:分子我们能用肉眼看见吗?

生:不能,要用隧道扫描显微镜。

师:它有什么特点呢?

【板书】分子的性质。

师:分子这么小,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?

生:由预习可知: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×10 ㎏,一滴水中约有1.67×10 个水分子,这说明分子不仅质量小而且体积小。

师: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。

【板书】1、分子质量小,体积小。

【活动与探究】(用投影仪将探究内容和步骤投出来)

【学生实验,教师巡视】

师:同学们看到什么现象呢?说明了什么?

生1:水中滴入酚酞不变色,说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。

生2:酚酞中滴入浓氨水,变红,说明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。

生3:烧杯A中的酚酞变红,而烧杯B中酚酞不变红,是因为氨分子从烧杯C运动到烧杯A中,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,没有氨分子进入。这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。

师:同学们回答得很对。通过品红的扩散、氨分子的扩散说明分子是不断的运动的。

【板书】2、分子是不断的运动的。

师:温度越高,分子运动速度越快,这就是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的原因。

师:大家都知道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,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?我们一起来看下面活动与探究。

【活动与探究】请同学们分别取100ml水和100ml酒精,混合后,观察溶液的体积是否等于200ml?

【学生活动,教师指导】

【学生讨论】

师: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200ml?这又是为什么?

生: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0ml,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,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挤占了对方的间隙,所以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0ml。

师:回答得很准确,分子间不仅有间隔,而且分子间隔还随温度改变而改变,所以物质才有热胀冷缩现象。

【板书】3、分子间有间隔。

【布置作业】习题3

初三化学教案-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,阅读教案能够提高大家的思维能力,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利用化学教案,想要了解更多的初中化学教案,欢迎查阅学大教育网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